1.实验室对授权进入的人员采取严格控制。
2.微生物实验室应列明可能存在的危险因子的清单,以便在意外事故发生后能将详细信息及时提供给医生。
3.仪器室主要用于放臵大型精密分析仪器。温度宜控制在18~26℃,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5%~65%。
4.天平室主要用于放臵精密天平。天平室应有防震、防尘、防潮、防电磁干扰等设施。且要求工作人员做到
轻 开门、轻走路、轻说话和轻关门。
5.做完试验后应及时将所用试剂与物品归位,关闭水源和电源并清理工作台面,保持环境整洁与安全。
6.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规定
7.检验过程中,需要使用有腐蚀性、有毒、有害的试剂或者能产生毒害性气体的实验时,检验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。
8.实验室应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卫生检查
9.木材、布料、纸张、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,可采用水冷却法,但对珍贵图书、档案、仪器设备应使用二氧化碳、
卤代烷、干粉灭火剂灭火。易燃可燃液体、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,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、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。
可燃金属,如镁、钠、钾及其合金等火灾,应用特殊的灭火剂,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。
10.打碎水银温度计处理办法首先应减少汞液面的蒸发,可在汞液面上覆盖化学液体:甘油效果最好,5%Na2S*9H2O溶液次之,水效果最
差。对于溅落的汞应尽量拣拾起来,颗粒直径大于1mm的汞可以用吸气球或真空泵抽吸的拣汞器拣起来。拣过汞的地点可以洒上多硫化钙、
硫黄或漂白粉,或喷洒药品使汞生成不挥发的难溶盐,干后扫除。药品为:20%三氯化铁溶液,1%碘-1.5%碘化钾溶液,每平方米使用
300~500ml。吸附在墙壁、地板及设备表面上的汞可以用加热熏碘法除去,每平方米0.5g碘,加热熏蒸,或下班前关闭门窗,任其自然升
华,次日移去。注:三氯化铁及碘蒸汽对金属有腐蚀作用,注意保护室内精密仪器。此外也可采用紫外灯照射的方法除汞。(市售品常为
30W220V的,安装高度2.5~3.0m,0.5~0.8W/m3。)
11.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(防爆冰箱除外)。
12.乙炔气瓶严禁横卧滚动,使用前至少应静置8小时以上。
13.试剂严禁入口及以鼻直接接近瓶口进行鉴别。如需鉴别,应将试剂瓶口远离鼻子,以手轻轻煽动,稍闻即止。
14.取有毒试样时必须站在上风口。
15.取下沸腾的水或溶液时,需先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再取下,以防使用时液体突然剧烈沸腾溅出伤人。
16.切割玻璃管(棒)及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极易割伤,操作时应垫以厚布,手握塞子的侧面。
17.加热易燃液体时必须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,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;瓶塞打不开时,切忌用火加热或贸然敲打。身上
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,应立即清洗干净,不得靠近灯火,以防着火。
18.使用酒精灯时,注意酒精切勿装满,应不超过容量的2/3,灯内酒精不足1/4容量时,应灭火后添加酒精。燃着的灯焰应用火柴点燃,不应用
另一正燃的酒精灯来点,以防失火。
19.4.4.13.如硫酸、盐酸、硝酸接触到皮肤或身上立即干抹布吸干,然后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,再用2%碳酸氢钠溶液冲洗,然后清水冲洗。
20.4.4.14.如氢氧化钠、氢氧化钾接触到皮肤或身上干抹布吸干,然后迅速用水、2%乙酸或2%硼酸水溶液洗涤。
21.如甲醇接触到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,溅入眼内,立即用2%碳酸氢钠冲洗。
22.实验室爆炸发生时,在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;
23.误服毒物中毒者,须立即引吐、洗胃及导泻,患者清醒而又合作,宜饮大量清水引吐,亦可用药物引吐。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,应立即送医院用
胃管洗胃。
24.重金属盐中毒者,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,立即就医。不要服催吐药,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。砷和汞化物中毒者,必须紧急就医。
25.触电急救,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,越快越好,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,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。
26.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心肺复苏法正确抢救,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接替救治。
27.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预案
1) 强酸、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,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,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,应用干抹布吸干,然后大量流动清水冲洗,再分别用低浓度的
(2%~5%)弱碱(强酸引起的)、弱酸(强碱引起的)进行中和。处理后,再依据情况而定,作下一步处理。
2) 溅入眼内时,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。每一实验室楼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。冲洗时,眼睛臵于水龙头上方,水向上冲洗眼睛
冲洗,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,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。处理后,再送眼科医院治疗。